今天分享我從早期一次失敗的投放中學到的經驗教訓,至今仍然適用。
以前我錯誤地只是用產品售價判斷我們的價格是否有優勢。
直到有一次,我們網站做周年慶活動,一款熱門的高度標準化產品降價了$2。由于這種產品利潤本不高,折扣無法給到很大,但足以讓售價比競爭對手低一些。
活動期間,廣告點擊量大幅增加,但跑了一周,ROAS只有0.9!
分析發現,加購率很高,加購到結算的轉化率也高于平時,但結算頁流失率高達?83%。我們網站的設計是在結算頁才顯示運費和稅費。
于是我去對比幾家賣同款產品的競爭對手價格。這次對比的不僅是產品售價,而是客戶拿到手需要支付的總價。結果發現,我們的總價還要貴幾刀。
我從這次投放中學到非常重要的一課:最具競爭力的價格不僅是產品售價,更要看(在物流時長差不多的情況下)用戶最終支付的總價是否最低。

優化建議:
如果你投放的是高度標準化的產品,且產品售價比同行低,但轉化不理想,建議:先排查結算頁流失率是否異常偏高。如果是,接著去排查是否因為用戶在你這里購買的總價比其他地方高。
上面講的更多是與其他獨立站商家的對比。有一種特殊又常見的情況是跟Amazon商家比,有時候即使獨立站的總價低于Amazon,用戶還是會選擇在Amazon購買。那怎么辦?
我通常的做法是:當我還有其他更有機會的產品可以考慮,那么高度標準化的產品,打不過就不打了。僅供參考。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