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出海不是選擇題,或許已成為生死題。”這句話戳中了2025年中國企業的集體焦慮。
一邊是狂飆的增長數據:2024年中國企業出海規模沖到2.17萬億美元,2025年將突破2.5萬億美元,同比15%的增速藏著萬億級機會;另一邊卻是“卷到窒息”的現實,例如亞馬遜上中國3C商家扎堆打價格戰,東南亞短視頻賽道被國產短劇承包,歐美市場的合規紅線越拉越緊。
隨著出海競爭的愈發激烈,營銷能力正成為決定中國企業出海成敗的核心變量。出海賽道的勝負手,早已從“能不能造出好產品”轉向“能不能讓好產品被全球用戶看見、認可”。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深刻意識到這一關鍵轉變,紛紛加大出海營銷的資源投入,帶動全球營銷服務需求持續釋放。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研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2025年中國出海營銷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511億美元,龐大的市場體量背后,是企業對高效、精準營銷解決方案的迫切渴求。
在這場全球化的營銷角逐中,AI技術革新成為破局的關鍵。AI技術憑借其在用戶洞察、內容創作、投放優化等環節的顛覆性能力,成為攪動市場格局的“新武器”,讓出海營銷從傳統的“廣撒網”模式,邁向“精準狙擊”的智能化新階段。
面對AI賦能的營銷變革,行業內玩家紛紛探索實踐,但多數企業仍停留在單點技術應用層面。而鈦動科技作為出海營銷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早已形成一套全鏈路的AI營銷解決方案,為這場行業變革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實踐樣本。

過去十年,鈦動科技用數據驅動出海,幫助超過10萬家中國企業在海外做生意,公司在近三年獲得了超過5倍的增長。今天鈦動希望用AI的新玩法,讓這個增長的飛輪飛得更快。
10月23日,鈦動科技在全球增長生態大會發布首個專注出海營銷的智能體—Navos,并且同步發布面向出海營銷場景的全球增長大模型“鈦極”(Tec-Chi)。這個專注于出海營銷的AI產品,能否再次寫出中國企業出海的新故事,讓中國好的產品走進全球市場變得更簡單、更有效?

站在全球商業變革的十字路口,當前中國企業出海已全面邁入3.0時代,這一階段的核心特征是“全鏈路智能化、多市場協同化、資源整合生態化”,與前兩個階段形成顯著差異:
1.0時代(2010-2018年),彼時的中國企業帶著“世界工廠”的標簽,以“產品出海”為核心戰略,將性價比作為打開全球市場的鑰匙。企業多依賴跨境電商平臺(如亞馬遜、eBay),靠性價比搶占市場,典型代表為3C數碼、家居用品等品類,此階段行業痛點集中在“物流時效差”“支付風險高”,智能化應用較低;

隨著全球市場競爭加劇與消費者需求升級,出海進入2.0時代(2019-2023年),“品牌出海”取代“產品出海”成為主流。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僅靠性價比難以建立長期競爭力,開始主動布局本地化運營(如在東南亞設立分公司),布局獨立站與社交媒體營銷,但受限于“人工運營效率低”“跨市場數據割裂”,頭部企業在單一市場的營銷ROI天花板逐漸顯現;
2024年,成為中國企業出海3.0時代的“分水嶺”。隨著OpenAI的GPT-4 Turbo、百度文心一言4.0等大模型技術相繼落地,AI技術的爆發式發展將出海拉入“智能競賽”新階段,“體系化智能出海”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命題。與前兩個時代不同,3.0時代的AI不再是“輔助工具”,而是貫穿從選品、內容創作到投放優化、用戶運營的全鏈路核心引擎,行業競爭邏輯也從“單點優勢比拼”轉向“體系能力較量”。

這種變革在各大賽道中清晰可見:例如游戲公司用AI生成多語言版本的劇情文案,電商賣家靠AI預測不同國家的流行趨勢,制造業企業通過AI匹配海外供應商。
進入2025年,中國企業出海更迎來從“Global(全球化)”到“Glocal(全球本土化)”的范式轉移——既要具備全球視野布局市場,又要深入本地洞察需求。盡管已有部分頭部企業憑借前瞻布局取得亮眼成績,但對絕大多數企業而言,出海之路卻愈發艱難。核心原因在于,3.0時代的競爭已告別“拼資源”“拼流量”的粗放階段,轉向“拼效率”“拼精細化運營”的深度較量,能否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降本增效、精準決策,成為企業在全球市場立足的關鍵。
鈦動科技創始人、CEO李述昊深刻洞察到這一賽道的復雜性:“出海領域的挑戰極具復雜性,僅聚焦東南亞市場便需應對多重難題。該區域涉及六國語言,且各國宗教文化差異顯著,對市場的理解程度與文化差異的把控能力,直接決定了能否打動當地消費者。”
除了文化與市場的外部挑戰,企業內部還面臨著更深層的困境——數據資產價值沉睡與決策低效。當前多數出海APP與品牌手握海量私域數據,從用戶注冊信息、瀏覽軌跡到購買記錄、活躍度標簽,理論上這些數據能精準定位高價值用戶、優化運營策略。但現實是,大部分企業因缺乏數據整合能力與分析工具,讓這些數據“躺在倉庫里吃灰”。
而隨著AI技術的突破,上述困局正逐個被打破。
這是因為隨著AI的爆發,正在重構出海營銷的行業底層邏輯。ChatGPT、DeepSeek等AI工具與營銷行業深度融合,覆蓋素材生成、策略制定、數據分析師等全產業鏈環節,助力行業降本增效。
TE智庫數據顯示,2027年中國企業AIGC營銷支出規模將突破380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64%。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用AI Agent難以適配細分行業需求。例如,通用大模型能生成文案,但不懂出海營銷的合規要求;能分析數據,但不了解不同品類的投放邏輯。而垂直AI Agent憑借對行業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夠精準解決不同品類的營銷痛點,成為行業破局的核心方向。
李述昊表示,當前生成式AI的核心突破,在于其交互能力已達到“9年義務教育甚至初高中水平”,實現了與人類的自然互動。但這類基礎AI仍未具備“職業能力”。
為此,鈦動科技將聚焦“讓AI具備職業技能”,將品牌發展、消費者洞察等涉及商學、營銷學、外貿學的專業知識,注入已具備“基礎教育”的機模中,通過定向訓練,讓AI從“能交流”進階為“能干活”,真正適配出海業務的專業需求。
“技術正重塑全球商業格局,”李述昊指出,“鈦動科技將堅定不移地投入技術創新,與合作伙伴共建智能營銷生態,最終目標只有一個:讓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贏得應有的地位。”
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出海3.0時代共同的目標。

在全球商業格局重塑、AI技術深度重構行業規則的當下,對于志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出海企業而言,擁抱垂直AI Agent絕非單純的降本增效選擇,而是關乎能否在新一輪全球競爭中搶占戰略制高點、構筑差異化壁壘的必然之舉。
這一趨勢在當下火熱的TikTok營銷賽道中體現得尤為明顯。鈦動科技產品總監林宇超分享了一個案例,她曾拜訪過一家備戰黑五大促的出海商家。為了搶占流量,商家組建了10余人的工作室,同步運營5大媒體平臺及多個TikTok店鋪,十幾臺電腦連軸轉。
但看似緊張的投入,卻藏著投放中的核心痛點:廣告效果需要實時監控,可市面上的工具無法做到實時,部分關鍵指標無法覆蓋,后續操作也難以落地。比如商家在TikTok GMA Max投放了上千個素材,需判斷素材是否處于學習中,學習期需投入至少10美元加熱,投放中則無需額外花費,手動篩選根本忙不過來。此外,廣告余額不足會導致優質廣告斷流,多賬戶監控更是耗費大量人力。
在這一真實的場景下,鈦動科技營銷智能體Navos正好發揮它的實力。以Meta平臺為例,只需一句話“關停近3天創建、消耗超100且ROI低于2的低效廣告”,Navos系統便會自動觸發流程:調用監控Agent確認可監控賬戶,識別“時間、消耗、ROI”等條件參數,明確“停止廣告”的執行動作與通知方式,一分鐘內就能完成任務創建。原本10人團隊的工作,如今一人就能搞定。
一直以來,鈦動科技不斷圍繞著中國企業出海時在營銷場景上的痛點給出精準解法。事實上,它作為國內率先將AI技術落地應用到出海場景的高科技企業,其產品進化史,本質上就是一部AI賦能中國企業出海的創新發展史,每一步都精準踩中行業需求的脈搏。
時間回溯至2023年,當很多中國企業還在為海外營銷的素材制作效率、本地化適配發愁時,鈦動科技已經敏銳捕捉到這一需求,推出了“混剪工具+數字人直播”的組合解決方案。這一步戳中了企業出海的核心痛點:既解決了批量產出營銷素材的效率難題,又通過數字人直播打破了地域、時區限制,讓品牌與海外用戶的互動更具即時性。
到了2024年,這份探索有了更成熟的落地——Tec-Creative平臺正式亮相。不同于單一工具的碎片化賦能,這個平臺真正實現了“素材生成-效果追蹤-策略優化”的全鏈路閉環。企業無需在不同工具間切換,從素材創作之初就能預判效果,投放后的數據反饋又能反向指導策略調整,相當于為爆款素材的誕生搭建了一條“流水線”,大幅降低了試錯成本,也讓優質素材的產能得到了質的釋放。
而鈦動的腳步并未停下。到2025年,他們將目光投向更具顛覆性的AI Agent 技術,試圖在營銷賽道里挖掘新的增長曲線。其核心目標很明確:讓AI Agent覆蓋營銷全階段、全場景,用自動化流程接管部分人工投手的工作——比如重復性的投放調整、數據篩選等,讓品牌與市場的交互更快、驗證更高效。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鈦動科技推出MarTech Multi-Agent-Navos,并同步發布面向出海營銷場景的全球增長大模型“鈦極”(Tec-Chi)。
作為鈦動科技雙引擎架構的核心組成部分,Navos多智能體平臺集成了市場洞察、創意雷達、廣告監控、數據報告四大核心模塊,如同一位全能的“營銷戰略管家”,為出海企業提供全維度的智能支持。
Navos真正能在眾多營銷產品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秘訣,在于鈦動科技沉淀多年的“數據+場景”雙引擎。
從數據維度來看,作為頭部出海營銷服務商,鈦動科技已服務超過10萬家出海企業,這些企業覆蓋全球不同市場、不同行業,在合作過程中積累了海量的實戰行業Know-How數據。這些數據包含了無數次營銷投放的經驗、用戶反饋的洞察、市場變化的規律等珍貴信息。當這些實戰數據“喂養”給大模型后,生成的行業垂類模型對出海營銷的理解遠超通用模型,能夠精準洞察不同行業的痛點與需求,為企業提供更貼合實際的解決方案。
從場景維度而言,鈦動科技的服務覆蓋服裝、電商、游戲、短劇、3C等數十個垂直行業,幾乎囊括了中國企業出海的主流場景。在長期服務過程中,鈦動科技深入了解每個行業的營銷邏輯——如電商行業注重轉化路徑優化,游戲行業聚焦用戶留存,短劇行業強調內容吸引力,這些豐富的場景經驗被深度融入Navos的底層設計,使其能夠精準適配不同行業的個性化需求,避免了通用工具“一刀切”的局限性。

鈦動科技通過“數據+場景”雙引擎驅動的技術探索,不僅為自身構筑了深厚的技術壁壘,更向整個行業提供了一套可借鑒的智能出海范式。這一范式深刻揭示:在AI驅動的出海3.0時代,企業唯有聚焦核心技術突破,同時深度適配行業場景需求,才能在全球化競爭中建立持久優勢,避免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泥潭。
END
往/期/回/顧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