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網站外鏈收錄的問題。
我剛入行的時候總喜歡在 SEO 上面走捷徑,當時喜歡花錢請寫手幫我把內容寫好(有時甚至會直接使用軟件進行洗稿),上傳之后便著手去買外鏈了。
前好幾年的算法還沒現在嚴格,這套模式基本能在一定周期內將排名做上去并引來垂直的搜索流量。
但這套模式從去年那次算法更新之后便失效了,根本沒辦法玩。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兩年算法對低質量內容的打擊愈發嚴格(算法更新非常頻繁,像九月份又開始打擊 AI 批量內容)。
你在自己網站上發布的內容都很難被收錄,何況買的那些垃圾外鏈,其依附的內容基本沒有可讀性,純粹就是為了外鏈而外鏈。
且永遠不要指望幾美金一條的外鏈質量能有多好,更不要指望相應服務商會花心思去幫你好好做(基本都是自動化程序去「發」的)。
那從這個角度出發,最后的結果就是自己的預算花出去了,且相應服務商也確實將外鏈發布上去了。
但由于對方的內容質量不合格,導致其內容很難被搜索引擎收錄,自然就沒辦法傳遞權重了。
至于怎么查詢外鏈有沒有做成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站長工具里面看。
我之前很喜歡用 Ahrefs Webmaster 查,因為這款工具的數據更新速度很快。
但是用久了之后發現這樣沒有意義,還是得以谷歌站長工具里面的信息為準,畢竟搜索引擎是谷歌的,它的數據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職業經歷,所以現在再看到別人分享的外鏈策略時,總想弄明白其整體的收錄情況是怎樣的。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這個網站有多少鏈接,再看這個網站已經收錄了多少鏈接。
比如最近這幾天看到很多海外博主在火熱分享怎么做 Grokipedia 外鏈。


但你實際動手去查詢一下,會發現這個網站自稱已經有了近九十萬條內容,但是實際被谷歌搜索引擎收錄的內容僅僅只有 1310 條,其收錄的比率不足千二。
在這種數據面前,就真的沒必要去湊那個熱鬧了,基本屬于是無用功。即便做了很多關鍵詞外鏈進去,最后大概率不會被收錄。
還是好好在內容上下功夫,花精力去做外鏈獲取。
其中,維基百科的外鏈可以做,類似 Medium 這樣的的寄生外鏈可以做點,還有就是傳統的 Guest Post(成功率很低)。
至于花錢買的那些垃圾外鏈,根本沒有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