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 Jack。
最近網站優化的少了一些,跟進客戶的時間多了很多,跟進的越多,發現做B2B 外貿業務越煩躁。因為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外貿業務的,后面轉型做外貿運營,運營和業務都做過,所以不由得感嘆:外貿運營比業務容易一些,哈哈。

15 年那會兒做的還是消費電子產品,出單相對容易很多,每個月都會有些單,小的幾百美金,多的幾萬美金,在那家小外貿公司還算不錯。
后面老板扣了 2 萬的提成沒發,我就和同事離職了,畢竟那家公司連社保也沒給我交,那時候剛工作,對工作權益這塊都不是很懂。
離職后,面試時候痛定思痛,要找大公司,起碼有五險一金的那種,面試了好幾個,最終選擇了做 led 顯示屏的,拒絕了寶安固戍地鐵站那家小公司,去了上市公司。
從寶安搬到了福永,搬家那天就經歷了臺風山竹,讓我記憶猶新。
led 顯示屏還是工程項目,公司雖然規模很大,業務 100 號人,一年銷售額好幾個億,很多同事在國外出差跑業務,做的好的,確實過得很舒服。
我在之前的文章:外貿人如何打通任督二脈:同時具備 B2B 和 B2C 思維,提到了,有些老業務,一年做到 5-6000 萬業績,提成 100 多萬,一年三分之一時間在國外出差,大部分時間跟進老客戶,就可以了。
那時候我分配到了北美區域,確切的是美國區域,因為加拿大市場很小,有一個同事,已經負責了。
公司有外貿B2B 獨立站,詢盤不是很多,一個月有幾十個,不到 100 個,因為后面獨立站我接手運營了,分配到美國的就少了,再分配到我這,就更少了。
干了小半年,發現堅持不下去了,半夜經常去給客戶打電話,谷歌開發了很多客戶,但是沒一個客戶下單,感覺很挫敗,發現之前做手機配件算是快消品,金額小,客戶復購率高,這種短平快的節奏反而更適合我。
后面覺得做業務實在沒意思了,決定轉型做運營了,找了好幾個長我幾歲的外貿朋友咨詢,后面自己也寫了幾頁日記,后面還是決定轉型。
一晃,7-8 年過去了,后面就從 B2B 運營轉到 B2C 運營,付費學習了很多課程,SEO、SEM、社媒、等等,也認識了很多朋友,那時候我還是喜歡朋友圈分享我的學習經歷。
后面朋友建議我寫公眾號,于是 19 年 10 月份,我開始寫文章,有幾篇都火了,于是一直寫到現在。
22 年 6 月份選擇出來創業,做了 2 年 SEO 代運營和獨立站全案顧問,干了 2 年后,覺得沒啥意思,24 年準備轉型,但是住院了,做完了小手術,放慢了下工作節奏。
24 年 8 月 31 號搬到了廣州,開始調養身體,重新搭建我的獨立站,數據開始有起色。
這個之前幾次文章,有單獨介紹過,這里就不詳細介紹了,大家可以看鏈接:
每天沒事就去 google search console 谷歌站長工具后臺看看,看哪些頁面點擊最多,哪個月流量增長最快,哪個頁面排名最快,對GSC站長工具很熟悉了。
發現 8 月份流量增長是最快的,也是業績最好的,因為這個月對接的客戶數量多了,質量也開始好起來了。

25 年開始有客戶再咨詢,有了客戶下了樣品單,有些客戶收到樣品后,再談大單的打樣。把有潛力的客戶做到了谷歌地圖,每周都能增加 1-2 個,這樣子挺好的,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17 年那會兒做業務,也在谷歌地圖上標注客戶,還做過客戶出差拜訪地圖,不過后面換了行業,之前的客戶也就沒有繼續聯系了。

有了希望,就有了動力。
總體來說,這些節奏,還是挺好的,起碼我繼續落地實操了,做的還是我自己的網站,沉淀的東西都是我自己的,而不是我幫別人栽樹,別人摘桃子。
雖然說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總是是不斷向前的,畢竟關關難過關關過嘛。
比如說物流運輸問題,導致客戶遲遲收不到樣品,客戶問什么時候到樣品;比如說有的客戶沒有 PayPal,但是銀行轉賬 3-40 美金運費又太貴,想搞 DHL 到付,但是又沒開通 DHL 企業賬號;有的采購經理,本人很喜歡我們產品,但是他自己拍不了板,要給老板匯報,等等。
重新開始做報價單,英文+俄語的;英語+法語的;很想做個英語+西語的報價單,但是目前西語客戶不多,后期遇到了再說吧。
目前對包裝行業了解進一步深入,對于產品工藝流程也更加了解,寫的博客也更有賣點 ,這種還是挺好的。
AI 的發展對于我們這種做運營和外貿的,需要很多內容創造的,幫助真的很大。
比如說豆包上可以針對法國客戶專門搞個聊天窗口,記錄下所有的聊天記錄,這樣子一下子,就知道和客戶聊了什么內容。

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都可以同步信息,需要語音輸入,就用手機,需要截圖復制,就用筆記本電腦,需要雙屏查看,就用 iPad,效率還是很高。
之前用過 gpt 的,發現他不穩定,特別是手機、電腦、平板 3 個設備的 IP 不統一的時候,就會掉線,最后我的 iPad 登不上 gpt 了,被限制登錄了。 ?總結了下原因,就是 gpt 服務器在美國,信息傳輸還是慢一些的。
gpt 的好處是一些英文內容,很豐富,可以啟發發散很多內容,因為做外貿的,大部分內容還是英語的,gpt 內容多很多,中文內容的話,還是豆包更勝一籌。
各有各的好,自己選擇哪個好用就好了。
最后聊點別的,希望大家看完不要太焦慮。
我 18 年-19 年工作的那家上市公司,主要做 B2B 外貿業務的,獨立站 SEO 這幾年基本沒怎么增長,因為不太好招人。
招人了之后,過 1-2 年就離職了,流動性很強,SEO 這塊沒有持續性。原因我也知道,一個是薪資不是很高,雖然是上市公司,也有雙休、年終獎啥的。
每周下午茶、羽毛球啥的,還有活動室,還是很舒服的,工作壓力也不大,我工作這么多年,在那家公司呆的最久,也是學習最多的,把我的 SEO 知識學習鞏固的很好。
順便在那里把我的羽毛球技術提升的杠杠的,畢竟每周打兩次球,每次 2-3 個小時,那時候身體很抗造,頭天打完 3 個小時羽毛球,第二天爬 7 個小時陽臺上,一點事兒沒有。
但是缺點也有,工資不是很高,天花板也有,不太適合事業心太強的,蠻適合剛畢業 1-2 年的,去那里歷練下,還有一些老同事從 07 年干到現在,干了 18 年了,說明公司人文關懷什么,還是很好的。
我看了下他們的數據,大部分點擊還是品牌詞和型號詞帶來的,行業詞很少,基本沒有,但是那家公司出去創業的,有 2-3 家,獨立站流量增長很好,特別是 SEO 這塊的。
但是這也不影響,他們一年2-30 億的銷售額,這么大的公司,行業頭部的公司,業績主要來源并不是獨立站,也不是 SEO,反而這個行業,一些中小公司業績主要是獨立站帶來的,蠻多還是 SEO 帶來的。
我在思考,為什么,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專注,所以收獲。
中小公司沒有太多的成本投入行業展會,美國的分公司和倉庫,大量的廣告費,反而有時間打磨獨立站,寫出好的文章,最終在獨立站這個賽道,沖出重圍。
對我的啟發,就是:做一個小而美的公司,在細分行業和營銷賽道深耕,比如說我這個包裝,在行業屬于小眾包裝行業;SEO 渠道在這個行業,也算是小眾,所以用時間換空間,最終慢慢增長。
不管你現在在公司上班,還是出來創業,或者公司增長遇到瓶頸,也不用太焦慮,想一想行業巨頭,在某些領域也做的不怎么樣,你還焦慮什么呢?是吧!
我沒狀態的時候,或者很喪的時候,就去知乎或者 Reddit 看看,別人生活不如意的時候,怎么挺過來的,看完了他們的故事,我基本瞬間就恢復能量了,畢竟我的經歷和那些人比起來,真的不算什么。
生活的意思是什么?我覺得就是:吃喝玩樂。
以前我覺得人生的意義:就是用自己的方式過一生。后面想想,我喜歡的方式,就是吃喝玩樂。
短視頻刷到某家農莊的燒雞好吃,我馬上打開地圖,看下導航,開車過去多久,然后看哪天有時間,有時間就過去看看。
看官場小說比如說《掌舵者》,刷到了某款威士忌,我沒聽過,馬上去搜下,看看價格我能不能接受,如果可以接受的話,找個節假日買了,晚上沒事時候,小酌下。

及時行樂,可以大大提高快樂指數,讓自己享受當下。過好了今天是一天,明天快不快樂,還不知道呢。
如果你也在做外貿,或者正卡在流量瓶頸期,歡迎在帖子下面留言交流。比如你是怎么解決客戶不回復的問題?客戶開發有什么高效渠道?我們可以一起拆解經驗,少走彎路~
歡迎來我的知識星球和發財社群交流,這里經常討論外貿和跨境電商運營推廣的實操經驗。

關于作者
自我介紹】好學的Jack,深耕外貿和跨境電商10年,一線實戰派,長期主義者和終生學習者,堅信復利的力量。
過往經歷】做過2B外貿業務員,做過2B獨立站外貿推廣,做過2C獨立站操盤手,帶過20+外貿運營推廣團隊,目前自己創業做外貿B2B。
目前在廣州做包裝類B2B外貿,主要通過谷歌 SEO、海外社媒、谷歌廣告、主動開發獲取客戶。
平時喜歡看書、運動、學習、目前自學西班牙語465 天。
不定期在自媒體分享我的外貿干貨,全網賬號ID:好學的Jack,歡迎關注。
然后我有很多干貨的內容都放到了我的知識星球,如果你想系統的學習谷歌SEO,可以去我的知識星球去看一看,3 天無條件退款,如果覺得對你沒有幫助,直接申請退款就好了。
進了星球,記得加我微信,我拉你進微信交流群。一個人走的更快,一群人走的更遠,希望大家在Jack這個星球,學習到東西,提高自己。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