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C姐。
87年二寶媽,8年甲方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營銷轉型新個體創業者,中文名伍燦(CAN),英文名Cassie,點擊下方關注:
C姐剛經歷了一場三天的亞馬遜跨境賣家轉型品牌化之路的出海品牌營銷企業內訓
說真的,還挺佩服創始人的,在常州這樣的城市,節奏不那么快,跨境氛圍不那么濃,大家每天五點就都可以下班回家的狀態下,能做到億級賣家已然不容易了
而且創始人也是一位兩個孩子的媽媽,我更覺得偉大,做媽媽的創業都很不容易...
現在,不僅是企業GMV增長問題,她更在思考企業的品牌化轉型之路。
這幾天的內訓,其實不僅僅是給海外推廣的同事培訓一些執行層面的落地辦法,更主要的是跟創始人,產品,運營一起探討:如果過去只是賣貨的跨境賣家,要真的往品牌化轉型,該有哪些改變,有哪些陣痛是必須要去面對的?
01
創始人堅定信念和信心,轉型勢在必行,品牌化才是跨境電商未來
鋪貨賣家在2015--2019年間確實很多是吃到了時代的紅利
用有些老板的話說:那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都可以飛起來
大部分亞馬遜鋪貨公司可能就是“ 選品--上架--運營--出單”--賺的就是差價!
那時候每年以50%~80%的速度增長
可是近些年,忽然發現好不容易推到前面去的一個品,不到三個月就被更便宜的竟對用各種操作給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發現這種賺供應鏈差價的商業模式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雖然還在努力增長,可以增速從之前的高速發展逐步降到蝸牛慢爬的階段
這時候,作為公司的創始人,如果不盡快做戰略決策思考第二布局,未來也是很危險的。
在亞馬遜平臺,品牌化已成為賣家的核心競爭力。數據顯示,過去一年中國品牌型賣家數量增速是非品牌賣家的 3 倍多,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高出 1.5 倍以上。
跨境電商結束早期粗放增長,消費者從 “低價導向” 轉向 “品質與品牌驅動”。亞馬遜調研顯示,95% 中國賣家認為品牌打造至關重要,在供給過剩的市場環境下,品牌成為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壁壘。
02
組織能力變革,從 “短期賣貨” 到 “品牌操盤手”
鋪貨類型的公司一般產品類目五花八門,SKU超級無敵多,店鋪的商標,產品的包裝都是千奇百怪的
要下決心做品牌,從原有的組織去弄會很難擺脫過去的慣性思維,較難搭建起來一支品牌化隊伍。
所以建議必須設立品牌中心
包含市場調研、產品研發、視覺設計,海外營銷,海外運營銷售等職能,如賽維時代通過設立品牌事業部,實現從泛品鋪貨向多品牌矩陣的轉型(如果是做一個垂直品牌,那就設置一個品牌部,初期可以不大但是要有)
另外團隊升級非常重要,就像這次一個同事說的:做品牌吧,必須全公司宣導,上行下效,否則會有無盡的內耗。
企業要多注意培養復合型人才,比如品牌定位與傳播策略是什么?這個如果要節省成本最好老板自己親自來定。
有必要培訓現有團隊,比如通過 “C姐品牌出海營銷訓練營” 提升運營人員的內容創作和用戶運營能力,同時亞馬遜站內運營同事要學習亞馬遜品牌旗艦店設計和運作,而不是停留在之前就是上產品的思路上。
03
構建品牌護城河,錨定目標用戶,做差異化產品
產品力升級,從“什么好賣就賣什么”到“主動創造要賣給誰什么”
差異化研發,目標用戶需求洞察,供應鏈優化(其實鋪貨類型的初期看起來容易后面的供應鏈管理也挺復雜挺累的)
品牌資產沉淀:如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包含的品牌 LOGO、包裝和 亞馬遜站內店面裝修都需要升級;內容營銷矩陣中海外社交媒體官方號的搭建和運營
04
短期賺錢和品牌投入的陣痛
其實轉型陣痛主要來自于短期利益與長期投入之間的平衡
大部分賣家最怕的是品牌是一個投入很大的工程,短期內又比較難看到銷售反饋
你轉型做品牌不是說讓你把鋪貨的那個板塊徹底砍掉
其實可以兩只腳走路:一手是鋪貨賺短期現金流
第二個就是布局自己的品牌
但可以設立 “品牌專項基金”,比如將部分公司利潤投入到品牌產品研發和營銷,同時通過做高毛利產品維持現金流和品牌運作的良性循環。
05
團隊慣性與文化沖突
在轉型過程中遇到團隊還是維持原來鋪貨的慣性比較難扭轉到品牌化思維的話
可以參考萊溫三步變革模型,通過 “解凍(打破均衡,改變認知)—— 變革(組織學習,提供新信息,明確方向與塑造行為)—— 再凍結(這是一個強化過程,采用相關的強化手段將新的態度和行為模式固定下來,讓組織回歸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逐步推進
同時加強競爭壁壘構建,如技術壁壘,供應鏈壁壘和數據壁壘(比如逐步積累用戶行為數據,建立預測模型指導選品和營銷)
最后
品牌化是一場長期主義的修行
從鋪貨模式到品牌化,不僅是業務模式的轉變,更是組織基因的重塑。亞馬遜《品牌成長階梯》說:品牌化需要分階段推進,從產品力到品牌力的每一步都需精細化運營。在這個過程中,組織架構的敏捷性、團隊能力的復合性、供應鏈的柔性化,以及品牌資產的持續積累,共同構成了轉型的核心要素。
未來的跨境電商競爭,將是品牌價值的競爭。那些能夠將中國制造的品質優勢與品牌運營能力深度融合的企業,將在全球市場中建立起不可撼動的護城河。正如 Ruko 創始人練靜所言:“不想只做一家賺錢的公司,而要做一家值錢的公司。”
這,正是品牌化轉型的終極意義。
在常州回來深圳的飛機上,看到雜志上的這段話,說的挺好,也分享給你,品牌出海,我們一起加油:

以上!關注C姐:
加入VIP群:
報線下課:
(僅剩最后幾個名額趕緊報名)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