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下旬,德國的氣溫已經下降到了10度以下,2022年的寒冬已經悄然到來。然而,對于英、法、德等歐洲大國的民眾來說,如何舒適的度過這個冬天已經成為當下最大的問題。 俄烏戰爭帶來的地緣政治緊張并沒有任何緩解的跡象。歐盟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遭到了強烈反擊。9月起,俄羅斯暫停了對歐洲最大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北溪1號的運營,并何時恢復無法預測。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機,讓主要通過天然氣進行取暖的歐洲國家直面一個"雪上加霜"的冬季。 國副總理率先要求公共建筑市內溫度最高只加熱到19攝氏度,來降低能源損耗。而每個歐洲家庭也面臨著驟增的賬單金額。近兩周來,德國和英國的網友紛紛曬出自家賬單,德國天然氣賬單的漲幅夸張到甚至占到大部分德國人工資的一半。 高額的能源賬單迫使歐洲人開始尋求更經濟實惠的保暖方案,相對天然氣供暖來的略微便宜的電暖氣和電熱毯已經開始了搶購潮,而暖水袋、保溫杯墊等小件取暖產品也將迎來爆發的需求。 以德國市場為例,來看一下當地民眾都在買什么樣的產品: 電取暖器 盡管存在著覆蓋空間小、斷電后降溫快等問題,升溫較快又無需安裝的電取暖器是消費者的首選。從亞馬遜德國站的銷售來看,電暖氣品類的在7-8月的銷量相比去年同期猛增了228%。 目前德國市面上較為流行的是風扇取暖器和電熱絲取暖器,主流產品的價格帶集中于20-40歐元之間,而油汀取暖器的價格則更高,約為80-100歐元。 綜觀電商平臺,可以發現德國市場中電暖氣產品的市場集中度并不高,頭部前5的品牌銷量占比約為24.6%,銷售額主要來自于亞馬遜自營和OEM的產品。 以電熱絲電暖器為例,我們在熱銷產品中看到普通的電熱絲電暖器受到非常多消費者的喜愛,主要在于其性價比較高而且加熱效果較好。但是也看到不少對產品材質和穩定性的抱怨,主要是處于產品穩定與安全的考量。對于產品符合消費者訴求的品牌而言,可以在賣點中強化這方面信息的露出,更容易打動消費者。 電熱毯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電熱毯并不陌生,但對于不少德國消費者,電熱毯在他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感冒發燒、渾身寒冷時所用到的產品。在電商品類中,電熱毯都被歸屬到了醫療用品的大類里。然而今年的冬天,電熱毯因為功率較小、節省能源而受到德國消費者廣泛關注,場景非常廣泛,無論是睡覺,在沙發休息或是辦公室保暖都會所有需求。 與國內鋪在床上的電熱毯不同,德國在售的電熱毯類型以覆蓋式電熱毯為主,價格普遍集中在30歐元左右。 不少歐洲消費者有在吐槽電熱毯的長度比較小,晚上沒辦法覆蓋全身等問題。綜合目前歐洲的取暖需求來看,尺寸更大的電熱毯會是打開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暖水袋 暖水袋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是不使用電的情況下釋放熱能最久的產品。從往年的銷售數據看,歐洲暖水袋的銷售旺季出現在11月-次年1月,但今年7-8月的銷售額已經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預計到了銷售旺季會有更大的增長潛力。 絕大多數暖水袋產品在35歐元以下,熱銷價格段在10-20歐元之間。 電商平臺中德國市場的熱水袋銷量相對集中,頭部前5的品牌銷量占比約為55.6%。銷售額前2的品牌均來自于中國,主推產品都是帶毛絨外套的橡膠暖水袋。 通常情況下,在不漏水的情況下,消費者對于暖水袋不會出現很明顯的功能差評,外觀和容量是他們選擇單品的主要考量。不過綜合評論來看,橡膠的氣味是勸退消費者購買這一產品的最大問題。有技術能力消除或降低橡膠氣味的品牌可以重點與消費者溝通這一優勢。 暖手/暖腳設備 另一潛力產品是暖手暖腳的小設備們,例如發熱手套,暖手寶,發熱貼等。從銷量來看今年7-8月也已經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1%,熱銷季同樣是11月-次年1月,目前還遠沒有到最熱銷的時間。售賣價格普遍在20-40歐元左右,但也不乏一些專業的暖手設備(例如:戶外用發熱手套)會銷售到80-100歐元左右的價格。 德國電商市場上暖手/暖腳設備的集中度較為分散,前5大品牌集中度在40%左右。頭部的絕大多數銷量也來自于亞馬遜和OEM產品,非常適合跨境賣家進行售賣。 其他保暖產品 還有一些類似于保暖衣物及熱水壺等的就不多贅述了。 這個冬天的歐洲無法避免的會因為能源問題而頭疼的,也期待著出海賣家們能夠成功做好這個“寒冬”的生意。 往期推薦: 全球運動健身熱潮,1500億美元的運動服市場還有多少機會? 也想啃下東南亞這塊肥肉?先摸清他們風俗習慣! 群雄逐鹿的東南亞電商,你還不抓緊點布局? 點擊名片關注我們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