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搞了虛擬產品后,我就沒有正兒八經做過實體。最后一次長期賣的是電子煙,賣電子煙是因為我看同行在通過 Facebook 出單,我覺得我也行,于是把 Facebook 的風控按在地上摩擦了幾個月。最后沒有繼續做是因為當時廠家強制配貨。如果熬一熬,等到國內禁止水果味電子煙的政策出來,廠家成弱勢一方求著渠道出貨的時候,月銷量應該可以破萬。
說回虛擬產品。我覺得選這個賽道的話,有幾個維度值得提前考慮一下。
一,長時間的穩定需求
如果有個短平快的項目,一個月賺100萬,但是一年內也就這個月賺錢。另一個長線項目,每個月穩定賺錢,但是每個月只賺5萬。
以前的我,會選擇前者,因為這可以作為自己的案例,不僅賺錢了,還賺了吹牛逼時的談資。
現在的我,會選擇后者。因為前者大概率是因為風口紅利,不可復制,但是后者卻可以用一些方法放大規模。
比如最近很火的 OpenAI,國內用戶都無法注冊,需要配合如 sms-bus.com 這類海外接碼平臺才可以用海外電話號碼注冊,這其實是一個很高的門檻,畢竟很多人都不知道有種東西叫接碼平臺。
我能想到的是做一個小程序,配合他的API,讓國內的微信用戶直接使用他。畢竟微信指數放在那里,搜索量很大,撿自然搜索就有不少流量。如何實現流量增長呢?用戶可以每天免費問5個問題,第6個開始需要分享到群才可以繼續使用。盈利就沒什么好說的,靠的是廣告分成。
產品,流量,變現,都考慮到了。不過,這是一個短期項目,誰知道他能火多久呢。也許兩個月后,就只能在段子手營銷號那里看到他的身影了。
做之前要明確知道,這個項目的生命周期,這樣才能調整心態,優化資源。現在的我,會選擇做長線,是因為長期穩定的收益更符合我對虛擬資產的預期。
二,賣資源是下冊
這里說的賣資源指的是把很多資源集中起來,無原創產品的模式。
網上有很多賣資源的教程,比如賣模板,素材,音樂,電影電視劇,源碼,PDF。這種往往是拼價格,講究一個薄利多銷,而且復購率較低。我想你買了一個200G的平面設計素材,應該不會再想馬上下單買下一個了吧。
先不說版權問題,這在國內還好解決,也不說是否需要聊單,這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也好解決。但是最致命的是復購率低的問題。如果我要賣這類資源,會趨向于做訂閱制,訂閱制也就相當于拋棄了國內市場,只做訂閱制成熟的國家,那版權又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了。
三,低客單價要盡可能自動化交易
比如淘寶上2塊錢幫你下載 shutterstock.com 的素材,就是一種自動化交易的模式。本身他的需求就很明確,是想要下載該網站的圖片素材,又不想付費訂閱的人。這類人其實挺多的,但是客單價很低,不做自動化的話一定會累死客服。
另一個例子,大家買美區 Apple ID 要花多少錢?至少也8塊吧,其實在 bigplayers.com 只需要1.88元,因為這網站的盈利項目是游戲相關產品,Apple ID 只是服務賣家的項目。而且整個過程也都是自動化交易,不然客服為了一個兩塊錢的交易還要給你解答一大堆問題,那就慘了。
聊單就得做高客單價,不然聊單就沒有了意義。
四,付費培訓類產品慎做
這類產品比如專業相關的社群,線上開課等。
這其實是一個不錯的模式,把你的時間分成多份,把賺錢效率最大化。不過,這條路不簡單。
說到底,大部分的人都是消費者,只有1%是生產者,這些生產者又只有少數的人具備影響力。所以,看著別人能做的產品,自己不一定可以做。
而且不要高估自己解答小白問題的耐心。有些人付費后,覺得你應該提供保姆級的教育,這可能和你的定價產生非常大的分歧。比如SEO的大神龍王,他不賣教程不賣服務,但是你如果問我他SEO成功的秘訣,我想了一下,1萬人民幣只配得到10個字。這不是他說的,是我送了他一臺iPhone后自己悟出來的。對很多小白來說,這是天價,是割韭菜。有價值的話,只能對懂價值的人說。
也有人試圖通過成為某些平臺的講師,然后引流到私域再變現。這種模式如果脫離了個人的影響力,嚴重依賴平臺的流量,最后都走不遠。
五,流量買賣也得依靠黑科技
Affiliate 圈就特別喜歡這種神話,一個名不經傳的屌絲通過 Affiliate 完成逆襲。其實,這背后的黑科技幫了不少忙,但是大神可能避重就輕地說是因為選品,是因為引導,是因為投放渠道……
這些分享可以聽,不過也不要忘記他們用到的黑科技。其實黑科技也沒有那么黑,比如在 Facebook 上,把點贊帖子的人都拉到一個群組,這算不算黑科技呢?至少市面上沒有直接的工具,需要你開發。2019年就有人開發了對應的 chrome 插件,但是如果你在2018年就自己開發了呢,你領先了市場一年,足夠吃飽了。
包括 CPS,CPA這些業務,其實都很難離開黑科技的加成。你本身沒有產品,只是流量的搬運工,那么要把利潤效率最大化,往往離不開這些黑科技。
好比 2017 年,建一個群,把淘寶內部優惠卷鏈接發到群里,普通的家庭主婦也能做。但是真正賺大錢的是那些建1000個群,針對不同群屬性發放對應優惠卷的人。這往往不是新手干得來的,這類項目往往需要對流量和工具有足夠認知的人,這類人不會是新手。
六,想辦法掌握流量渠道
掌握流量渠道,通過他賺信息差,好像是個很樸素的方式,但是做得好的話,一個人也有年入上千萬的可能。
如何掌握?很可惜,沒有直接的方法,都是靠自身執行力悟出來的。好比谷歌廣告,我第一年玩這個就年賺百萬人民幣,我看了什么大神的教程了嗎,沒有。我創建第一個谷歌廣告的時候,沒有看任何教程,先創建了再說。打不好廣告,我就再看看有什么可以優化的地方,一邊執行一邊優化。
執行力其實是稀缺資源。你每執行一步就甩開岸上觀望的人一大截。
流量渠道其實分很多,每一種渠道都有封神的故事。我的故事不值一提,我也在學習其他大神的方法。不過,各種方法歸根結底都是在告訴你,要掌握流量渠道。
掌握流量渠道的一個秘訣,我覺得就是“試”。沒有試一試,就永遠沒有下一步的故事。
想起了一個故事,兩個賣鞋的人去了非洲,一個人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感嘆這地方賣鞋沒市場,另一個人看到非洲人都不穿鞋,感嘆這地方賣鞋市場一定很大,故事的最后是后者成功了。
這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以前教科書會告訴我們第二個人才是思維上的勝者。現在我看,兩個人都是勝者,因為整個故事最重要的前提是“去了非洲”,第一個人可能在這次失敗了,但是他能思考失敗的原因,不見得他下次還會失敗。但是,如果第一個人沒去過非洲,所有的經驗都只是紙上談兵。第一個人至少比沒去過非洲的人強很多倍。
流量渠道上也是一樣,你試過了就是比沒試過的強。好比 TikTok 廣告渠道,我試過,我甚至是一個2萬人TikTok群組的群主,我很早就意識到未來的廣告趨勢靠的是素材,是前端,而不是后臺優化。這點也得到了業內谷歌廣告大神的認同,現在很多谷歌廣告優化師還沒這個覺悟的話,那么他們至少落后市場一年。
總結
虛擬產品不見得就是護城河低,也不見得就是暴利且短期的生意,更不見得就是互聯網搬磚,而是在不斷思考的過程中,不算總結經驗,不斷加促護城河形成的一份虛擬資產。
有人現在還看了我那篇賣Netflix賬號的文章,然后私信問我有沒有進貨渠道,這樣的人100%賺不到錢,因為方法我都寫在文章里了,而且風控策略早就改了,哪怕你挖掘到了一個國家的虛擬信用卡有這方面的套利空間,也注定走不遠,更何況,問這個問題的人,根本找不到可以套利的虛擬信用卡。
其實那個文章總結下來對我來說有用的就幾個字:可以找紅人帶貨虛擬產品。
這幾個字值多少錢呢,我也不知道,對我來說,它是不可估量的價值,因為我對它的認知超過了一般的人。我也在新的賽道嘗試新的產品,但是核心的東西也就那些,不值一提。
希望有朝一日,你對我的文章也嗤之以鼻,那代表你成了,我在境外的某一個城市等你吹水聊天。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