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到賬戶里轉化次數有小數都很懵,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解Google Ads里歸因模型的含義以及運作方式后,就會很清楚了。 簡單的說,轉化次數有小數,是因為用的是最終點擊、首次點擊之外的歸因模型,且有的轉化行為是用戶多次到訪網站后實現的。那么為什么不用這兩個歸因模型就可能出現小數轉化,以及要如何選擇最合理的歸因模型呢? 本文將從以下五個部分來解答上面的問題: 1. 歸因模型是什么 2. 歸因模型的種類與舉例 3. 如何選擇歸因模型 4. 在哪里修改歸因模型 5. 修改歸因模型的注意點 01/ 歸因模型是什么 45%的轉化需要兩次以上的點擊才能實現,那么這些點擊要怎么分配功能呢?歸因模型就是用來分配每次點擊功勞的模型。選擇不同的歸因模型就是選擇不同的功勞分配方式。比如我們可以設置所有的功勞都分配給第一次點擊,也可以把所有的功勞都給首次點擊,還可以平均分,按照時間分,讓機器通過大數據學習分配等。而無論我們想要如何分配,都是通過設置歸因模型實現的。 在Google Ads里,借助合理的歸因模型,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不同廣告的效果,從而更有效地對賬戶進行優化。 PS:歸因模型功能僅適用于google.com上的搜索廣告和購物廣告的點擊,不適用于展示廣告網絡廣告的互動情況。而且該功能只可以歸因網站轉化、Google Analytics(分析)中的轉化,來電轉化和導入轉化操作,無法歸因應用和實體店的轉化。 02/ 歸因模型的種類與舉例 a.最終點擊:無論用戶點擊多少次廣告實現的轉化,都將功勞分配給最后一次點擊。 例如有的用戶分別點擊過我們的搜索廣告,購物廣告,最后在品牌詞廣告實現轉化,那我們就只能看到品牌詞廣告有轉化,而前面搜索和購物的功勞都為0。 不推薦大家使用這個歸因模型,因為我們無法知道最后一次點擊之外的其他點擊數據,獲得的數據是片面的。在這個例子中,我們使用最終點擊,只知道品牌詞實現了轉化,而不知道搜索和購物的功勞,那如果我們為了優化CPA,暫停了搜索和購物,我們會發現我們賬戶整體的轉化次數減少了。 b.首次點擊:無論用戶點擊多少次廣告實現的轉化,都將功勞分配給首次點擊。 還是前面的例子,如果用首次點擊歸因模型,我們就只能看到第一次點擊(搜索廣告)帶來了一次轉化,而后面的購物和品牌詞廣告的轉化都為0. 同樣不推薦大家使用這個歸因模型,因為這個模型我們獲取的轉化數據也是片面的,只能知道哪個廣告給我們帶來了用戶,而不能知道哪些廣告最終轉化了這個用戶。 c.線性:平均分配每一次點擊的功勞。 例如用戶點擊四次廣告才實現的轉化,那么每次點擊分配25%的功勞。 線性因為太平均,沒有側重點,用的也很少,不太推薦。 d.根據位置:首次和最后點擊各分配40%的功勞,其余的20%平均分配給其他點擊。 e.時間衰減:越接近轉化時間,分配的功勞越高。點擊每相隔七天,所分配的功勞就會相差一半。也就是說轉化發生8天前的點擊所獲功勞是轉化發生一天前的點擊所獲功勞的一半。 f.以數據為依據:根據轉化操作的歷史數據來分配轉化功勞。 03/ 如何選擇歸因模型 這幾個歸因模型最推薦的是以數據為依據的歸因模型,這個是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來分配功勞,在當前谷歌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背景下,尤其適合和智能廣告(如Pmax)結合使用。 04/ 如何修改歸因模型 a. 點擊谷歌廣告賬戶右上角 工具與設置-轉化 b. 點擊想要修改歸因模型的轉化跟蹤 c. 點擊“修改設置” d. 選擇要使用的歸因模型,點擊保存,完成 05/ 修改歸因模型注意點 修改歸因模型后,數據會有一段時間的波動,如果用的智能出價策略,則波動更大。所以如果要切換歸因模型,建議大家在非旺季或非重要時間段切換。 在谷歌廣告優化方面如果有其他問題,可以搜索英子出海廣告公眾號或B站頻道,有系統課程,如需與我溝通,可以掃描文章底部二維碼,并備注來意,加我好友溝通 點擊了解我的付費星球 (谷歌廣告/GA4/GTM/社媒/SEO/著陸頁優化經驗與教程整理,更新提醒與應對策略,行業報告等) 我和我的團隊還可以為您提供什么服務: 開戶:谷歌廣告/FB/TK/Bing/Yandex 免費開戶(無手續費充值,余額隨時退,被封也可退款) 投放:谷歌廣告陪跑,代投,付費課程 解封:谷歌廣告賬戶驗證、解封、GMC解封 咨詢:付費咨詢(1000/小時,請提前加我微信溝通需求和時間) 往期精彩回顧:










聯系我/加群/交朋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