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谷歌的 SGE(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且最近也看了不少官方出的資料。所以今天想聊聊,我對此的一點淺顯看法,歡迎交流。

做 SEO 的朋友都知道,我們通常的做法就是,以關鍵詞為中心,并圍繞關鍵詞來生產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這種“關鍵詞優先”的策略,目的就是為了搶占谷歌搜索的排名,獲得相應的自然搜索流量。
但是,在 AI 飛速發展的現在,谷歌想利用技術手段,打造類似于電商網站的千人千面效果。青睞于為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具有新鮮度的原創性內容,而非過去的那種優化過的內容。
根據我這段時間的使用感受來說,SGE 生成的信息,似乎是根據多個內容源來生成答案的。換句話說就是,谷歌為了給你一個合理的答案,它會盡可能多的從多個信息源上提取大家公認的共識,然后再呈現到你面前。
所以基于這點考慮,后面我們在生產內容的時候,還是要在內容質量上發力。去創作優質的、有正確價值主張的、且符合谷歌 E-E-A-T 的內容。同時,在內容中加入自己獨特的觀點,而非轉述網上已有的內容,創作令人信任的內容,來促進用戶忠誠度。
這里重點說一下電商站。

SGE 能準確的識別評論中的用戶情緒,并對用戶評價進行歸類總結。
比如,你去搜索“best bags for hiking”這個關鍵詞,你會發現 SGE 會根據產品的用戶評價、與第三方的評價信息,將背包的容量、舒適性、重量尺寸、是否防水等等基礎信息總結出來,直接呈現在你面前。
這也一定程度上告誡我們,過去那種直接將商品評論信息一股腦兒上傳上去的做法,會有極大概率被谷歌懲罰,并且可能不會被 SGE 采納。
個人認為可行的做法是,將評論上傳的節奏放慢,并提升評論質量。有可能的話,站內與站外相結合,全面提升產品的網絡存在感,去給產品造勢,擴大其知名度。

順便提一下,在 SGE 的信息擴展區域,你會發現很多內容是直接復制的 SERP 頁面中的“People also ask”。
我猜這么做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SGE 不創造內容,它只從既有內容中提取信息語料,將內容與用戶形成匹配,來做個性化的展示。
其二,“People also ask”區域的內容,用戶搜索量大,沒有理由不去滿足這塊需求。
最后,說一點我關于內容優化的看法吧。
SGE 自出現以來的這段時間,我的幾個主要網站的流量并沒有受到該技術的影響,且自然搜索流量都比較穩定。所以,在我有限的認知里,我覺得對于谷歌 SGE,倒也沒必要太擔心。
那些說“SGE 出現會搶占絕大部分的搜索流量”的說法,并不足信。重要的還是內容,去創作有益于用戶的內容,去解決用戶的需求,這是王道。做好這點,還管什么算法更新、技術更新,根本沒必要庸人自擾。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