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在產品力之外,品牌層面的獨特價值是什么?比如我買了某個新品牌,朋友問我這是什么品牌時,為什么要買,我的回答是什么?
最近十年崛起的新品牌中,都解決了產品力的問題,在產品場景與設計美學上,相比傳統品牌更“新”,但在品牌化的問題上仍沒有解決,品牌初心與愿景,品牌基因與價值觀,這些是新品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新品牌需要發掘出一個品牌傳播“錨點”,將品牌錨定在某一生態位,并發揚成為品牌基因與價值觀。一、發掘傳播錨點,塑造品牌基因
品牌定位會隨時代變化而更迭,保持品牌的當代性。但品牌基因與傳播錨點,會成為這個品牌的意義所在,會永遠伴隨品牌。比如奔馳作為汽車的發明者,比如可可.香奈兒小姐之于香奈兒品牌,也包括恩佐.法拉利先生之于法拉利品牌,這些不是品牌定位,但這些奠定了品牌的初心與愿景,成為品牌的意義。中國過去十年誕生的新品牌,很多都沒有解決品牌基因的問題,大眾如何從品牌層面認知他們,如何以最簡單的方式講清楚品牌的意義,并且被記住。比如同樣是吹風機,一個是戴森,一個是其他。戴森的來處,行業地位以及品質大眾是有共識的,但對于一個新品牌來說,哪怕你自己說跟戴森的質量水平一樣好,如何讓別人相信,你的品牌背景,品牌基因是什么?新品牌要以最簡潔的方式建立品牌信任,進入消費者的消費選項之內,然后才有機會被進一步了解,進入消費決策流程。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傳播錨點:發掘品牌最獨特的一點,然后塑造為傳播錨點,進而可能成為品牌基因。可能來自創始人,比如掃地機器人品牌追覓科技,創始團隊來自飛機研發,這就是個值得信任的點。比如恩佐法拉利先生一生癡迷賽車,法拉利的品牌基因就是賽車。可能來自對價值觀的踐行,比如Nike的運動基因,比如CONVERSE的街頭文化,APPLE的創新與反叛精神。可能來自品牌的獨特歷史,比如奔馳作為發明汽車的汽車品牌,這讓其在豪華車生態中占有優勢地位。換個角度,站在消費者視角,我們所談論的并不是“我是誰”的定位問題,而是可以讓消費者如何介紹品牌,讓消費者獲得身份認同,為消費者代言的品牌基因。一位知道香奈兒歷史的人,和一位不知道香奈兒歷史的人,本質上是在消費兩個香奈兒品牌。假如你買了追覓掃地機,別人問你為什么選擇追覓,你說馬達每分鐘15萬轉,或者類似的技術參數,其他人沒有感知。但如果你說:“這是一群造飛機的人做的”,就會有明顯的對比與感知。新品牌現在要解決的問題是,找到品牌傳播錨點,塑造品牌基因,為消費者的人設代言。二、追覓科技:造飛機的人去掃地
這是一個很值得梳理的案例,為新品牌的品牌塑造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以智能清潔為方向的新銳科技品牌“追覓科技”,發掘品牌傳播錨點,將品牌進行了一次價值再造。從發掘品牌獨特價值點,到提煉成為品牌價值觀,最后貫穿全渠道塑造消費共識。通過這三板斧為新品牌找到一句話能講清楚,被信任的傳播錨點。令人驚喜的點在于,這個案例并非來自傳統的廣告或咨詢公司,而是來自新媒體內容機構“新世相”,流暢的品牌策略與高品質的內容,可能是很多廣告公司所不及的。我們展開講講:1、發掘獨特價值:造飛機的人去掃地
首先,要找到故事的原點,來自獨特的產品,或者創始團隊的背景與初心。新世相為追覓科技發掘的“錨點”是——造飛機的人去掃地。追覓的創始人俞浩畢業于清華大學航空航天學院,2007年成為中國最早的四旋翼無人機開發者,2009年成為全球三旋翼無人機發明者,參與了多項飛機馬達的研發工作。創業后做了以高速馬達技術為核心的科技品牌,這是追覓的品牌“來處”。這是個好故事,有信任度,有沖突與傳播力,也有明確的記憶點。新世相在產品之外找到這樣一個故事,在今年五四青年節上線一支時代話題片《造飛機的人去掃地》,將這一傳播錨點講出來。
這一點成為追覓在大眾傳播中的“錨點”,也成為大眾認知品牌的入口,人們基于這一點知道品牌的“來處”,更簡單的認知追覓在整個生態中的位置,便于消費決策。基于真實信息,發掘品牌故事,找到大眾傳播的“錨點”,一句話講清楚新品牌的生態位。2、提煉價值觀:飛機科技,用心掃地
其次,不止講故事,同時將故事融入品牌價值觀,用造飛機的決心,干好掃地這件小事。新世相為其提煉成為——飛機科技,用心掃地。在傳播層面找來許知遠對談俞浩,推出訪談片《為什么造飛機的人要去掃地》,借用一個文化訪談,將追覓品牌的初心與愿景講清楚,進一步詮釋“飛機科技,用心掃地”的品牌價值觀。
這為追覓品牌奠定了“飛機科技”的品牌基因,在行業中占領更具信任度的生態位。要將“飛機科技、用心掃地”的口號成為消費者共識,只是創始團隊的背景還不夠,需要更強大的產品支撐,這也為追覓講出自己的科技創新提供了窗口。在“飛機科技”層面,追覓是國內率先突破“高速馬達”的技術的品牌,同時還研發智能算法、機器人控制、流體力學等技術創新。而“用心掃地”則更多體現在場景創新上,比如衛生死角,地毯區域清潔等普遍的行業痛點,追覓都一一解決。品牌價值觀與產品技術創新互為支撐,將“飛機科技,用心掃地”落到實處。3、共識塑造:傳播力貫穿,全渠道升級
追覓科技將“飛機科技,用心掃地”這句話,在所有傳播與銷售渠道進行更換,比如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抖音直播間等社交渠道,包括不同的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全渠道的貫穿,讓這句話成為品牌的入口,逐步形成消費者認知共識,沉淀為核心品牌資產。我們粗略的將品牌信息分成三個層級:一是品牌入口信息,作為傳播錨點。追覓科技用這句“飛機科技,用心掃地”,大家一眼看過去,這幫人以前造飛機的,現在造掃地機器人,應該差不了,或者至少對品牌產生好奇想要進一步了解。二是產品賣點信息,進一步深入了解。對品牌產生好奇后,飛機科技是什么科技,我想要搞清楚,品牌就會介紹幾個關鍵的科技創新與場景創新,比如高速馬達,比如自動識別墻邊外擴等,解決了多個普遍的行業痛點,你會覺得這個品牌有點意思。三是即時活動,作為消費決策信息。到最后一步才是促銷層,比如一些優惠信息等等促進消費決策。從這三層信息看,后面兩層大多數新品牌都是具備的,但很多品牌缺少第一層的入口信息,在1000個品牌里為什么看見你,為什么要對這個品牌好奇。追覓通過所有傳播渠道的升級,將飛機科技這一傳播錨點變成品牌入口信息,相信會帶來更高效的轉化。所以你看,將一個創始團隊背景信息,逐步提煉成為品牌價值觀,并貫穿傳播銷售渠道,成為品牌傳播入口,非常流暢且嚴謹的品牌策略,不止是一支品牌影片,不止是一句傳播口號,而是對品牌的價值重塑。三、總結一下
新品牌在完成產品力的升級之后,更要懂得如何與消費者溝通。品牌傳播“錨點”,作為品牌價值再造的切入點,以此切入,建立完整的消費者溝通框架,將品牌完整地表達出來,并形成品牌共識。最后簡單總結,我將這一過程分成三個步驟——發掘獨特價值、提煉價值觀口號、貫穿全渠道傳播。首先是發掘品牌的獨特價值,注意是發掘而不是創造,去找到這個品牌已經存在的的獨特價值,很可能是犄角旮旯里某個被忽略的點,被發掘提煉后就會成為具備傳播力的品牌入口。追覓這個案例就很好,從創始團隊背景發掘,將造飛機這件大事與干掃地這件小事聯系起來,成為一個具備傳播力的反差信息。同時也是個具備信任度的信息,他們連飛機都能造,做掃地機器人屬于降維,應該不會差。也表明了這個品牌的來處,一句話讓新品牌更具辨識度。然后是進行價值觀提煉,成為更易于傳播的口號,作為大眾傳播中的入口信息,也是我所說的傳播“錨點”。新世相為追覓提煉為“飛機科技,用心掃地”,極致簡單,降維反差,具備傳播力。一句口號并不能獲得信任,“說”與“做”要互為支撐,在產品端的科技創新要體現出“飛機科技”,在產品的場景痛點上也要體現出“用心掃地”,追覓這一點上就值得更多品牌借鑒與思考,不要讓價值觀變成一句空話。最后是應用,貫穿全渠道,塑造品牌共識,沉淀為品牌資產。很多品牌升級的案例,口號只用在廣告片中,沒有貫穿到產品與渠道中。追覓將“飛機科技,用心掃地”這句話,應用在所有產品與銷售端,抵達所有消費觸點,真正成為品牌的一部分,前面兩步是理論,這里才是應用。從一個原點信息,到價值觀,直至貫穿所有消費觸點,這個三級火箭為新品牌搭建起完整的消費者溝通框架。很多新品牌都需要一次這樣的品牌梳理,進行品牌價值重塑。
一句話總結:以傳播錨點切入塑造品牌基因,提煉價值觀貫穿整體品牌,沉淀為品牌資產。